网友想改自己的姓氏被拒?官方这样解答
内详。

网友想改自己的姓氏被拒?官方这样解答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2-08-09

云阳一网民咨询:自己已经成年,想更改与亲人无关的姓氏,却被公安局拒绝,对于更改自己的姓氏法律有什么规定?

云阳县公安局回复如下:

关于网友申请更改外姓被派出所驳回一事,理由如下:公民选取姓氏应当符合中华传统文化和伦理观念。仅凭个人喜好和愿望在父姓、母姓之外选取其他姓氏,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五条规定的“有不违反公序良俗的其他正当理由”。

首先,从社会管理和发展的角度,子女承袭父母姓氏有利于提高社会管理效率,便于管理机关和其他社会成员对姓氏使用人的主要社会关系进行初步判断。倘若允许随意选取姓氏,则会增加社会管理成本,不利于社会和他人,不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实现社会的良性管控,而且极易使社会管理出现混乱,增加社会管理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

其次,公民选取姓氏涉及公序良俗。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姓名”中的“姓”,即姓氏,主要来源于客观上的承袭,系先祖所传,承载了对先祖的敬重、对家庭的热爱等,体现着血缘传承、伦理秩序和文化传统。而“名”则源于主观创造,为父母所授,承载了个人喜好、人格特征、长辈愿望等。公民对姓氏传承的重视和尊崇,不仅仅体现了血缘关系、亲属关系,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传统、伦理观念、人文情怀,符合主流价值观念,是中华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的载体和镜像。公民原则上随父姓或者母姓,符合中华传统文化和伦理观念,符合绝大多数公民的意愿和实际做法。反之,如果任由公民仅凭个人意愿喜好,随意选取姓氏,则会造成对文化传统和伦理观念的冲击,违背社会善良风俗和一般道德要求

再次,公民依法享有姓名权,公民行使姓名权属于民事活动,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五条之规定,即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通常情况下,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选取姓氏的行为,主要存在于实际抚养关系发生变动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维护个人人格尊严等情形

该网友申请更改的“刑吵吵”选取“刑”为姓氏、“吵吵”为姓名,源于“家庭不和”。此理由仅凭个人喜好愿望更改姓氏,具有明显的随意性,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五条规定的“有不违反公序良俗的其他正当理由”的情形,会造成对文化传统和伦理观念的冲击,不利于维护社会管理秩序。百家姓历史悠久,中国人取名应该遵循自己的文化传统,而不能随意选取。

参考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89号(“北雁云依”姓名权案)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网友想改自己的姓氏被拒?官方这样解答

2022-08-09 17:14:55 来源:

云阳一网民咨询:自己已经成年,想更改与亲人无关的姓氏,却被公安局拒绝,对于更改自己的姓氏法律有什么规定?

云阳县公安局回复如下:

关于网友申请更改外姓被派出所驳回一事,理由如下:公民选取姓氏应当符合中华传统文化和伦理观念。仅凭个人喜好和愿望在父姓、母姓之外选取其他姓氏,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五条规定的“有不违反公序良俗的其他正当理由”。

首先,从社会管理和发展的角度,子女承袭父母姓氏有利于提高社会管理效率,便于管理机关和其他社会成员对姓氏使用人的主要社会关系进行初步判断。倘若允许随意选取姓氏,则会增加社会管理成本,不利于社会和他人,不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实现社会的良性管控,而且极易使社会管理出现混乱,增加社会管理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

其次,公民选取姓氏涉及公序良俗。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姓名”中的“姓”,即姓氏,主要来源于客观上的承袭,系先祖所传,承载了对先祖的敬重、对家庭的热爱等,体现着血缘传承、伦理秩序和文化传统。而“名”则源于主观创造,为父母所授,承载了个人喜好、人格特征、长辈愿望等。公民对姓氏传承的重视和尊崇,不仅仅体现了血缘关系、亲属关系,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传统、伦理观念、人文情怀,符合主流价值观念,是中华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的载体和镜像。公民原则上随父姓或者母姓,符合中华传统文化和伦理观念,符合绝大多数公民的意愿和实际做法。反之,如果任由公民仅凭个人意愿喜好,随意选取姓氏,则会造成对文化传统和伦理观念的冲击,违背社会善良风俗和一般道德要求

再次,公民依法享有姓名权,公民行使姓名权属于民事活动,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五条之规定,即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通常情况下,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选取姓氏的行为,主要存在于实际抚养关系发生变动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维护个人人格尊严等情形

该网友申请更改的“刑吵吵”选取“刑”为姓氏、“吵吵”为姓名,源于“家庭不和”。此理由仅凭个人喜好愿望更改姓氏,具有明显的随意性,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五条规定的“有不违反公序良俗的其他正当理由”的情形,会造成对文化传统和伦理观念的冲击,不利于维护社会管理秩序。百家姓历史悠久,中国人取名应该遵循自己的文化传统,而不能随意选取。

参考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89号(“北雁云依”姓名权案)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朱玉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